找回密码
 加入赤柱

女大学生自杀背后中国毕业生就业

[复制链接]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赤柱ㄨ尛依晨 于 2009-4-10 11:22 编辑

[发帖际遇]: 赤柱ㄨ尛依晨买了一个馒头吃, 花了赤柱币472元.


      到今年下半年,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可能超过300万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即因“求职压力过大”而自杀,她的10万字日记记录了她的梦想和幻灭
劳动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失业的痛苦需要国民共同分担
劳动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

在这个数千万人处于失业状态的痛苦时刻,我们把目光集中在了他们中的一个人数较少的群体——高校毕业生。
当然,所有人的失业都是痛苦的,所有人的失业都是值得关注的。当一个人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这种平静的生活幸福得很相似。但当失业袭来,即便真正的人生刚刚开始,没有别的负担的高校毕业生们的痛苦,也是各不相同。他们各自揣着一份脆弱的梦想和创伤的心灵来感受。
格鲁吉亚反对派在首都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现任总统辞职…
国有金融机构高管将降薪10% [/td]
[高管高薪酬拉大贫富差距][防攀比薪酬]

·外媒称中国间谍攻击美电网 我外交部否认
·驻京办存废调查:部分搞生意赔钱 财政填补
·广州体校8岁女孩遭队友闭门围殴半小时
·江苏小镇1个月招待用中华烟2789包(图)
·青年看守所猝死 被殴打监控录像疑遭删除
深圳,中国最大山寨城市?
[超级“A货”深圳造][“逼上梁山”做山寨]
·深度 | 女大学生自杀背后中国毕业生就业
·
军事 | 简氏:中国空军将装备300架歼10
·
博客 | 招聘会奇迹 学生下跪与中国教育
·
论坛 | 宝宝3个月老公失踪 淘宝超囧遭遇
·推广 | 中信QQ秀DIY信用卡 享12个月红钻

所有的失业都是痛苦的,但高校毕业生是失业浪潮下“最为敏感的人群”。他们充满活力,满怀理想,或者野心勃勃,具有挑战意识。大学生活给了他们知识和涵养,也曾经许给他们美好的未来。然而,毕业即失业,青春梦想无处寄托,不得不学会忍受焦虑且不具确定性的暗淡时光。
大学生失业不是一个新问题。即便在经济持续上升时期,大学生失业也曾经年年成为受人关注的事件。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目前尚有100万高校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而今年的610万,又即将走出校门。那么,今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则超过了700万。两个月后,今年的大学生即将毕业,但目前他们的劳动预约合同,尚不及往年同期的一半。尽管国家有种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措施,然而未来几个月的经济形势并不明朗,到今年下半年,失业的高校毕业生,仍然可能超过300万。
失业是一种残酷的命运。有研究认为,即使在基本生活尚有保障的情况下失业达到6个月,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失业引起自卑自闭烦躁不安等消极情绪,并造成家庭关系紧张。而失业一旦使一个人的生活陷入绝境,则可能出于悲观而做出破坏性的选择,从自暴自弃、自虐自戕到攻击社会。
日前北京媒体报道,一个失业接近半年的大学毕业生需要回家看望病重的父亲,无能为力时,在车站抢劫4元现金和一瓶水。令人震惊!事实证明,大量的失业不仅是个人的悲剧,也构成对社会的冲击。
实际上,大学生们急速上升的失业数字,只是他们在社会深海里的生存状况的一个浮标。其实,这一代青年严峻的职业压力,早就传递到在校生面前,就业已经成为大学一年级开始的忧虑。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大三女生刘伟即因“求职压力过大”而自杀,她的10万字日记记录了她的梦想和幻灭。
有人追究“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说这是扩招惹的祸。但如把大学生失业看作全社会青年失业的一部分,则他们的失业与扩招没关系。假使不扩招,情况就变成了更多大学文化程度以下的青年失业,而且是更早失业。扩招不会改变就业人数总量,只是使青年的学历身份发生了改变。
由此,对失业大学毕业生进行所谓“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的劝导,也是相当无关痛痒和不得其要的。在严峻的竞争和生存压力面前,真正不会自动“改变择业观念”,固守“学有所用”,或者有能力单边强力守护自己的受教育成本的,只能是一部分家庭背景较为优越的学生。
个人综合素质当然是就业成功的条件,但是,在这竞争过分激烈的时期,在这权力和人情社会,越是“苦读”的平民家庭出身的孩子,机会可能越少。许多靠近权力的机关和国有垄断行业里,越来越没有平民和贫苦人家孩子的缘份。父辈的权力和“人脉”,会以某种方式“世袭”。
也许,有关大学毕业生或者整个这一代青年的就业和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不是“就业率”,而是“起薪”。据报道,至2007年,在上海这个房价已经超过每平米1万元的城市,起薪两千多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趋之若鹜。
就目前来说,房价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两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学生们求之不得。须知,对于一切从头开始的大学毕业生,两千的月收入,在城市生活中除了维持生计,所有人生的计划都是无法开始的。
这是这一代青年的痛苦和彷徨。青年是社会的希望,也是社会的晴雨表,代表社会最敏感的触觉。其中,大学生则是青年中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社会诉求、主体意识最强的活跃群体。如果这一群“精英候选人”无法参与社会,或者因为他们无“老”可“啃”而走投无路,让他们以年轻脆弱的心灵和一无所有的经济能力,裸露于失业威胁之下,当是重大的社会课题。
这是中国社会进入转轨时期以来,第一次面临如此重大的失业危机。而转型尚未完成,许多必要的社会安全保障机制没有建立或完善。大约在两年前,第一次有人提出给大学生以失业救济,立即引来一阵哄笑。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根本没有这样的事情。包括大学毕业生自己,也不好意思去申请。但事实上,没有理由不给他们以救济。
在西方,法制完备的国家,如果大学生毕业没有找到工作,从第一个月起就可得到失业保障金,并且政府部门会免费给你推荐工作。
今年以来,我国有关部门针对大学生就业,密集地给出了许多政策。在“促增长,保就业”的前提下,首先提到的,一定是大学生的就业。至于各级地方政府,已经把大学生就业当成一项“主要工作”,某地甚至宣布,把它作为领导职务考核内容。“学士流动站”虽然还没有建立,但某地据说要给乡村小学校长及优秀教师,配备一到两位大专生做“助理”。“到西部去就业”,也有可能会得到更优惠的政策鼓励。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人以上。
许多办法看起来具有“救急”的性质,这也反过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和紧迫。 劳动既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权利。失业的痛苦需要国民共同分担。
但在“共渡时艰”的重要关头,失业者确实只能扮演主角。你可以失业,但社会不能失去你们。你可以失业,但不可以失去对生活的信心。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女大学生之死

“想好好学习,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压力特别大;挣钱吧,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正当的工作都是那么难……大脑几乎要崩溃了”
大学毕业生们合影留念,这是每年大学校园的一道风景,但今年多少会有些暗淡  图本刊记者 姜晓明

春天的大风裹挟着无数的黄土,在河北邢台还未开垦的棉花地里吼叫,撕扯着无数塑料薄膜的碎片,这些灰白的碎片和黄土一起飞舞着,在村子的巷道里像困兽一样翻转打滚,刘尚云家的窗户被这狂风冲撞得不时发出战战兢兢的声音,“咯噔噔,咯噔噔,咯噔噔。”
老婆在床上躺着,就这么躺着,已经躺了好几天,好像一个不喘气的死人一样躺着。儿子默默地坐着,眼睛望着脚上的手工棉鞋,好像那是一本读不完的老书。“咯噔噔,咯噔噔,咯噔噔。”
“啪”,狂风终于把单薄的窗户撕开了,窗户撞在墙上发出的声音,在这凝滞的屋子里,仿佛一声炸雷。刘尚云一惊,“腾”地一下从小凳子上弹起来,惊恐地看着发抖的窗户,仿佛那是已经死去的女儿的鬼魂回来了。他手张开,要走向窗户的样子,又把手垂下来,嘴唇都在抖,狂风“呜——呜——”地冲进来,在屋子里转着圈,嘶吼着。
女儿是在怪他吗?他又能怪谁去呢?女儿跳水自杀,这样年轻的凶鬼,定是死得不甘心的,在村子里没有办法安葬,唯一的办法只有去说阴亲,走“鬼婚”,把她许给另一个村的死人,才能在那里安葬。把那个车祸去世的年轻人的棺材也挖出来,两口棺材埋在一起,便是女儿的婚事。
“我最亲的女儿啊,不要怪爸爸,爸爸这就给你送钱去。”屋子里还有没烧完的冥币,都是红色的百元大钞的模样,“爸爸给你送钱来,你舍不得吃舍不得花,还有谁和爸爸这么亲近啊……”
他最后什么也不说,风好像穿过他的胸膛,把他浑身都吹透了,吹寒了,连眼泪也冻结在眼眶里。这些话,他要留着给女儿坟前烧纸的时候说,都说给女儿听。
儿子看看他,迟疑地走向窗户,停了半天,才慢慢把窗户关上。“咯噔噔,咯噔噔,咯噔噔”,屋子里除了这声音,便是一片死寂。刘尚云望着窗外昏黄的天空,呆若木鸡。
狂风刮着黄土,横扫村子里的大路,凄凉而枯燥。只有夏天,有时候,大路也会穿过一片碧绿的棉花地和苹果树林,麻雀、啄木鸟和喜鹊的歌声交错荡漾,似乎显出一些生机。
村子里穷苦而疲倦的人们,像很多年前一样头上系着块白毛巾,不管是在地里干活,还是在墙角晒太阳。春天的风里全是土和沙子。年年种棉花,地更贫了,保不住土。能晒会太阳也是福气啊。
“你们村最近有啥新鲜事?”
“我们这,我们这能有啥新鲜事。”
“日子怎么样?”
“我们的日子苦得很……最近刘家的女学生跳水死了,苦哇。”
“如今的大学生真是多如牛毛呀!”
如果不出去打工,家里的6亩多棉花地,就是一家人吃饭唯一的指望。从初中就开始不上学的弟弟总是问:“大学里啥样?”因为姐姐考上了大学,妈妈只好让弟弟早早开始干农活。
刘伟说:“就是学校的样子。”
刘伟没有告诉弟弟,刚到大学,“热闹,壮观,可是出去才发现,每所大学都是一样”。
2007年9月8日。学校开始迎接新生,已经是大二的刘伟路过石家庄信息工程学院,“门口挤满了车辆,却没有看到学生,但可以想象,学生是何其的多”。等她到了河北师大门口,“更让人大吃一惊,一条长龙似的队伍正在前进,教官则在一旁指挥着,学生正在陆陆续续地过天桥,几乎从桥头排到了桥尾,如今的大学生真是多如牛毛呀!”
石家庄的红旗大街是高校集中区,2008年3月1日,刘伟和同学去逛逛,“到了那里才发现,原来石家庄的高校如此多,一个挨一个,此时也感到了一丝压力。现在大学生真是越来越多了。”
刘伟所在的校区是石家庄的新开发区,以前是一片农田,比较偏僻。学校周围不算热闹。同系的大四男生说,刚来的时候,周围还有很多玉米地,路边的树还是他们自己种的。新楼和学校的广场也是去年才建起来的。因为是新建的校区,政法系的一个女生说:“好多都在建设中,第一感觉是特空。”
“无聊。”这个女生形容现在大学的生活,“有的课,老师拿着课本就开念,特没意思。”
但最初时刘伟还是很激动的,“大学的生活如同幼儿园、小学样”, “苦尽甘来,终于迎来了光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没有上过大学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我想再没有比大学生活更美好的了。”
虽然感叹着“明明有文科的天赋,却选择了理科(好找工作),将错就错又选择了计算机,不感兴趣却又不得不学”。但运动会的加油呐喊、足球比赛时的欢呼和掌声,都让刘伟感到“团结友爱”,她深情地写道:“我爱我们的班集体,爱3班的每一个人,能和他们相识、相知,共度美好的大学时光,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
2007年9月,刘伟21岁了,她在日记里为这个国家感到高兴:“看到他们都步入了大学的门槛,我为国家又多了许多人才而高兴,因为有了这些大学生,国家才有了希望,才有了生机和活力。”
当刘伟领到奖学金,她写道:“如今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
她想象着:“希望国家能采取措施,安排大学的就业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发挥自我价值,为国家出一份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像许三多那样正直,老实,是得不到提升与支持的”
刘伟喜欢的电视剧,是有段时间非常火爆的台湾偶像剧《放羊的星星》。她认真在日记里写下剧情:
她写道:“多么伟大、善良啊!”“女主角也许不是最美丽的,却是最可爱、善良的,心灵美要胜过一切。”
但她很快感叹:“现实是残酷的。”
2007年10月13日,刘伟去当地的数码广场修MP3,谁知老板一口否决了,“无法修。耳机坏了也不肯调换,屏快掉了自己回去粘一下”。这对上了大学才第一次坐电梯、看见活孔雀的刘伟来说,是十分愤怒的事:“这不明摆着推卸责任吗?买时说什么保修一年,话虽那么说,钱赚到手,就不执行了。人啊!就是只认钱,谁让现在是物质社会呢?”
“现在就是一个经济社会,能赚钱就行。”
也就在这一天,刘伟洗衣服,50元钱放在一边也被人拿去了,她痛苦地写道:“对有钱人来说,50元或许不屑一顾,可对于我这样的贫穷人来说,50元钱是父母卖一袋子苹果的血汗钱啊!人啊,没法说,宁可丢人格也要金钱。”
2007年10月16日 刘伟的学习委员位置有了竞争,但女生活委员的位置却是空缺,她和另一个女生谁也不愿退出。刘伟“不知所措”,“真的很尴尬”。看着僵持不下,刘伟“咬牙说出三个字:‘我退出’,但同时,不争气的眼泪也在眼眶里打转。”在调解下,另一个女生担任文艺委员,生活委员暂时空缺。
这一个小小的选举,让刘伟感到了“社会上的残酷竞争”,她这才明白,“在如今社会,就要敢做敢说,那种保守的人,注定要被淘汰了。再一点就是人不要心太软,现今可不是心地善良的人都会被理解和接受的,心好要被人欺,当大事者往往是心狠手辣的,拿得起放得下。争强好胜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才能得到老板的赏识。”
刘伟安慰自己:“他们做得相当好,而我还嫩着呢,需要积累经验。”
在日记里,刘伟这样激励自己:“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就铸造成什么样的人,时刻以大局为重!”
2008年4月25日,轮到刘伟点名,作为班委,她不知道该不该叫宿舍那些没到的人名,“最后还是咬牙”没有念。这让刘伟充满了挫败感:“原来自己的内心这么诚实,哪怕有丁点的违背良心的做法,也会有所不安。原来做人这么难。”
电视剧《士兵突击》终于让刘伟找到了答案:只有“成才”那样的人才能在社会上成功。刘伟把自己比做了《士兵突击》里面的许三多,她觉得许三多“憨厚,诚实,善良,值得称赞”,“但要在这个社会立足,光具备这些远远不够,”她终于清楚地看到:“真正在社会吃得开,能够运用自如的,不是许三多这样的好人,而是‘成才’那样圆滑世故的人。”
“临时工作哪怕从事体力活都行,然而,却还是那么难找”
2007年10月10日的选修课,“老师明确提出了现在的就业形势何等严峻,河北师大已经算是不错的学校了,就业率仅有10%,何况我们师专呢?”
这给了刘伟“小小的打击,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她清楚地看到:“毕了业也就600元,租房子花去一半,穿衣服、吃饭都要消费,600元在石家庄是最低下的收入,物质生活都没有保障,又何谈其他方面呢?”
给刘伟信心的,是自修的外语,加上专业课,有了一点优势。以前,她担心毕业找不到工作,无法面对父母,感觉生活绝望到底,“今天老师的一席话唤醒了迷茫的我,给了我信心和希望,担心和绝望是懦弱、无能的表现,只有振作起来,战胜困难,才是强者的表现。”她给自己打气:“只要有知识,有能力,走到哪里都能找到工作。”
老师的就业培训,也让她相信:“只要有上进心,生活总会改变的。俗话说:没有你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只要肯行动,你也有可能成为众人羡慕的重量级人物。”
她甚至安慰自己:“许多初中生、高中生都能找工作,挣一笔可观的收入,我们大专生还怕什么,最起码也能找个不错的工作。”
刘伟还给自己开玩笑:“今年我们村招工,要求很简单,初中毕业,认识26个英文字母(刘伟已经通过英语六级考试),看吧,工作难找吗?不用找,都是送上门来的,所以说,不要怕,有知识怎么也好说。”
自从刘伟升入大学,耳边听到的是“找工作难”,多少大学生毕业后没有工作,一直压力很大。她也常听人们形容招聘市场的人山人海的壮观,“既想去看,又怕看到”。
2008年6月8日,刘伟第一次参加招聘会,是小型的,她只是想找一个暑期兼职。她看到的是:“每个桌子前都围满了人,好不容易挤进去了,一看招聘业务员、促销一类的,没有适合自己的……这就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现实总是那么残酷,让人无奈!……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然而二十多岁的我还是无法接受这个社会,感觉承受不了社会的复杂和混乱。”
2008年的暑假,刘伟想找一份暑假的兼职工作,“那么难……真的很不容易,现在已经不断地在降低自己的标准。”她甚至想,“临时工作哪怕从事体力活都行,然而,却还是那么难找。”
因为2007年,刘伟就在学校食堂打过工,给人卖饭,刷盘子,在校园打扫卫生,捡废纸,“完全像一个清洁工”。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小贼们潜入赤柱ㄨ尛依晨家, 偷了赤柱ㄨ尛依晨威望157.


2008年6月4日,刘伟参加了话务员的培训,“出乎意料的是竟然有200名同学报名了,原以为没那么多人会干,一个小小的暑假兼职竞争如此激烈,可想就业有多么艰难!”

刘伟想利用“十一”假期做促销。2008年9月13日,她去商场学习,“看似低级的活,对我来说也是那么难,我连洗衣机的功能型号都记不住了,大脑完全迟钝,连最起码的与人打交道都不会了。”

“上了十几年的学,一个大学生,最终却什么也干不了。”这像一个巨大的打击,刘伟写道:“早知这样,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女孩,过一个平平淡淡的日子也就知足了。”

终于,刘伟觉得自己的大脑“好像完全失控了似的,每天过着一种不情愿的生活,想好好学习,却一看到课本就头疼,想着挣钱之类的,而且压力特别大,挣钱吧,走出校园来到社会,感觉自己像个傻子似的,什么都不会,在学校里学的东西百无一用,想找份正当的工作都是那么难……大脑几乎要崩溃了”。

2008年9月30日,或许是刘伟的异常和抑郁,班长又给她上了一堂心理课。这似乎在黑暗里给她划了一根小小的火柴,她似乎也在反思了:“整天担心找不到工作,这样有什么用,大一时就担心(‘大一那一年永远不会忘记,那是人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时段,什么念头都动过,生不如死。’),如今到了大三还在忧愁,大学三年就在这种抑郁中度过,值吗?”

她甚至开始鼓励自己:“再这样下去,最终摧毁的是自己。工作难找,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完美,自然就好找了……赶紧振作起来吧!不要再折磨自己了。前方一定是光明的,有希望的!”

尽管如此,一个月后,刘伟再次掉进了无助和痛苦之中,她上课听不进去,神情恍惚,“每天压抑着自己,想要出去疯,出去喊,可是不知道该向哪”。“以至于想离开这个世界,因为她不再让我眷恋,可是惟有父母让我放心不下。我不能对不起他们,自己再痛苦也要撑着,虽然很累,很累。”

“为什么教育让人变得不像人?”

到2008年5月8日,刘伟在日记里第一次提到了死亡:“多天来一直郁郁寡欢,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本来年少的我却突然如到暮年,甚至想到了死亡,多少次想着细节,却始终过不来,真的绝望了。”

这时候,刘伟开始质疑教育,她这样写道:“教育的本质是使得人变得更聪明,更会做人做事,而我却因为教育变得麻木,因为教育变得消极不堪,甚至有了思想包袱,认为教育是一种负担,一种压力,始终不能彻底地放松,快乐地生活!”

2008年5月25日,刘伟在日记里发出了这样的叹息:“教育的本质是让人更能快乐地生活,而如今却使人变得不像人(进退两难,生不如死),学习,学习,连生活都没有学会的人,又何谈学习文化知识,本末倒置,物极必反,这样的学习完全是个失败,失败啊!”

她不明白的是,看到家里的亲人们,虽然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他们依然快乐地生活,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把儿女打扮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愉快地享受着生活。她羡慕着这些没有太多精神生活的人,“或许只是看到儿女的每一点成长,丈夫的每刻关爱,就是最大的快乐!而我们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又能怎样?整天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根本就不会生活,也不懂得生活。”

2008年9月2日,刘伟开始为上学感到后悔:“爱面子、虚荣还可以摧毁一个人,而我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的人,直到今天才发现原来自己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明知道家里贫穷得叮当响,只要不欠债就OK了,自己不说打工挣钱,却偏偏选择上学,就为了自己将来能生活得好点,为了让别人高看咱,家里负债累累依然坚持上学,要知道这一切都是建立在父母的痛苦之上,为了我们,父母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刘伟把上大学形容为“精神上的折磨”、“贪图虚荣”。因为“每年花着高额的学费,不但没有学到知识,反而变得郁郁寡欢,整个人神情恍惚,遭受着精神上的折磨,一边花着钱,一边受着苦,这是干什么呢?毁了自己也负了父母。”

“难道我的一生注定是悲惨的,失败的,毫无意义的,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刘伟写道:“我什么都没有了, 一个人感觉到一无所有的时候,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感觉和生我养我的父母都无话可说了,不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不能给他们什么,我这个女儿有什么用!”

“想着辍学,可又一想,如果辍学,背后又要面临多大的谴责,亲人、邻里会怎样看待,堂堂一个大学毕业生连个工作都找不到,面子又往哪里放。”

巨大的压力,让刘伟甚至想“找个缝钻进去不出来了,总想一直睡着不要醒来,因为醒来就要面临现实……我该怎么办?自己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将来谁来主宰?”

“大学原来是个小社会。”2008年10月18日,刘伟写道:“总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明明不想那样做,却又在强迫自己去做。”

一直写到“为什么这么难……”,大约是圆珠笔没油了,她尽力划了几下,纸上的痕迹不是很清楚了。这是最后的日记。

“只是一个空壳”

临近毕业了,计算机系毕业班男生宿舍非常脏乱,门口是一堆垃圾,大家聚在一块打牌,赌点小钱。

多么无聊啊,为了解闷,刘伟的思想飞到故乡,那里已经像往日一样,有母亲温暖的茶,父亲骑着邻居的摩托车在车站等她……尽管眼前的生活已经是萎靡、灰色和无益的,但似乎那里灯芯也已经燃尽,那里也有人在叫喊:“你拿什么回报你的父母?”

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春节后“开锣”

记者昨天从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经省政府批准,全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毕业生就业活动“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将于2009年2月6日、7日举办,预计将有10万名求职者参会。

据了解,2009年河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河北省2009年第一场毕业生招聘活动,也是一年里单位最多、求职者最多的一次活动。活动共设展位1500个,预计发布职位3万个左右。

据省人才市场有关人员介绍,2009年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异常严峻,需就业大学生突破40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用人单位招聘需求大幅下降,钢铁、外贸、金融、房地产等行业需求下降幅度达到30%至50%,而且这一局面正在向其他行业蔓延,受影响专业越来越多,以往就业比较好的机械、化工等专业也开始遇冷。(记者李云萍)


2009年1月2日,这条在河北省的报纸、网站和电视上广泛刊发的新闻,并没有给刘伟增加一丝一毫的信心,元旦回家的时候,母亲看到她总垂着头,不说话。

或许就是在这次谈话之后,她做出了最后的决定。她脸色苍白,形容憔悴,体重只有88斤,爸爸说,你现在怎么这么瘦,在学校多吃点好的,别太省。

穿着爸爸花380元新买的黄色棉袄,像要过年似的,她忧郁地瞧着妈妈,又微微笑着,说着话,时时刻刻现出一种神情,仿佛她要告诉她的妈妈——只她一个人——什么特别的、要紧的事情似的。

可是当妈妈真的问她:“妮,你是不是有什么事给我说?”

“没有。”

“你有啥伤心事?”

“我挺好的。”

也许,已经无从说起了。

课本,“无心观看”,考试,“早已麻木不堪”,“对什么都没有兴趣,对什么都漠不关心,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什么金钱、名利、地位,全都是空……只是一个空壳。”

作为刘伟,是“没有用的人”, 一家人中,只有她一个人躺着或是坐在书桌旁,别人都是从早到晚操劳不止。

临近春节放寒假,她回到了县城的车站,或许是想回家,回到村子里去。

两块钱,可以坐出租车绕整个威县兜一圈,正在拆除的老房子是“高尚生活的标杆”建筑工地。大街上最多的是手机店和小吃店。书摊上,12.8元一斤书,《成功学》、《怎样成为一个经理》、《麻衣看相》……都是很热闹的书。

剪头发的小店,年轻的店员在玻璃窗里向外张望、嬉笑着,系着黑围裙的他们是这个小县城最时髦的人,蓬蓬头。刘伟以前也在这其中一家拉直头发,那是她想了好久才做出的决定,“拉头发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威县的车站还是80年代的老样子,空旷的大厅,等车的人就站着,奶孩子的妇女靠墙根蹲着。一个很小的窗口在卖票。破烂陈旧的小巴在后院停着几辆。华北平原的春天来了,天气暖和,没活干的几个民工坐在车站屋檐下打扑克。
旁边是车站餐厅,黑乎乎的桌子上摆着油腻的竹筷。伙计说:“中午饭过了,晚上6点才有饭。”门口的草炉烧饼,还是很古老的样子,用麦秆编的草绳缠着装烧饼的箱子,箱子上满是尘土。再远处,手机店反复大声播放着邓丽君80年代唱红的老歌《南海姑娘》:“椰风挑动银浪,夕阳躲云头看,看见金色的沙滩上,独坐一位美丽的姑娘……”
“哎呀南海姑娘,何必太过悲伤……”这是刘伟生前最后几天反复徘徊的地方。车站斜对过就是职业介绍所,红红绿绿的纸上写着各式招工广告,裹着尘土的风钻进巷子。举目望去,就是墙上、电线杆上的按摩电话,洗脚屋广告,高薪招聘公关的宣传。巷子里老式的土平房很破落。门上的春联还在,很新的样子。刘伟走到这里,是腊月二十八,寒潮降温,大风天气,到处飘着蒸煮炸烧各样吃食的香味,凛冽的风吹来,谁都知道后天就是春节。
巷子离县城唯一的臭名昭著的臭水坑很近,坑里还结着冰,这里是绝少人来的,除了风声,很静。它就好像一个几近干涸的池塘。从远处望去,完全可以入画。稀疏的柳树站在那儿,一片荒凉和老朽,陈年的树叶在脚下沙沙作响。
可是走到跟前,水坑周围是密密麻麻的陈年垃圾,天暖和了臭气冲天,因为池水很深,而鱼,都死尽了。
那时,58岁的柴秀蓉在收拾肥肉,隔着厚厚的棉门帘子,只模糊地听见自家狗在后院拼命叫。
“这疯狗,乱叫个啥呢?”
狗朝着栅栏外面的臭水坑没命地叫唤,刺骨的寒风刮得柴秀蓉简直睁不开眼睛,她眯着眼睛看看,一个穿着黄棉衣的人在乌黑的冰水里,发出“嗷嗷”的声音。
落水的,正是刘伟。
一位附近的老人看见这个跳水的女孩,才想起,她在臭水坑边上已经转悠了有好几天。
春来到
已是3月,华北平原的初春到来,臭水坑里的冰也化了,黝黑的脏水在中午的阳光下散发出阵阵恶臭,反射着黝黑的光。水里了无生气,没有鱼,陈年的雨水和垃圾在这里安息着,暗绿色的泡沫像棉絮一样浮在水面上,花花绿绿的塑料袋子、粪便、腐烂的菜叶和臭肉包围着水坑。
而在几十里外刘伟的家中,弟弟的书包放在家里,田野里的风吹着,弟弟就在棉花田里长大了,什么时候,比姐姐还长得高了,眼睛干净又明亮,总是话很少。
姐姐对他总是很好的,他盼着姐姐回来。
他总梦见姐姐回家来,姐姐在梦里不说话。
村里,又一个老人走了,土堆里啪啪啪啪地放着鞭炮。村里人坐着拖拉机去送葬,老人这样走,走得好。刘伟是没有这个福气的,她不能埋在村里的坟地。
这些村子里有哪家死了没有结婚的人,自然是有人操心说阴亲的。这样的婚嫁,是上了大学的刘伟从来没有想象过的。她在日记里幻想过今后的生活是,“最好遇到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像大哥哥一样”,“像亲人一样,两个人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这辈子就知足了。”
女儿的坟在邻村七八公里的棉花地边上,自女儿安葬之后,刘尚云和家里人还没来过。酒瓶和烧过的苹果,还都在这新堆的孤坟前面乱扔着,路过的人不会知道,这是女儿和她的阴间丈夫埋葬的地方。风太大,黄纸怎么也点不着,刘尚云和儿子用手拢了半天,一点小火苗跳跃起来。刘尚云抓着百元冥币,往火里填着,火苗舔过他的手掌,他已经感觉不到灼热了:“我的女儿啊,爸爸给你送钱来了,我的傻女儿啊,等你毕业了,咱们家的好日子就来了……爸爸打工去给你挣钱,爸爸现在给你好多的钱,好多好多的钱,你看,这都是一百一百的,你平时舍不得吃舍不得花,你就好好地花吧……”
冥币没有烧多少,就被狂风突然席卷到空中,顺风在空中飞舞,红色的百元大钞,和灰白的塑料薄膜、漫天的黄土混在一起,翻滚着,远处的村庄都模糊了。刘尚云和儿子跪在坟前,很小的身影。这个临近的村子里也有人死了,远远地传来沉闷的鞭炮声,村里人赶去送葬。人们忙着生,忙着死。
院子里的韭菜已经露头,地里的苹果树还没有长叶,猪圈里的猪到年关才能卖。日子很快,过了清明便是谷雨,过了谷雨便是播种,去年的棉花贱了一块钱,化肥还是那么贵。
现在刘伟的书和家里的棉花放在一起,这些都是这个家最值钱最重要的东西。今年,刘尚云希望棉花是个好价钱。那么冬天他们又会像往昔一样,聚拢到小桌子边上,低着头喝苞谷稀饭,吃黑乎乎的咸菜。白天在黄土漫漫的旷野里收拾田地,而到了晚上,在这个荒僻的村子,一间屋子的窗户会透出灯光,远远地划破冬夜的黑暗。
在那里,在那间小小的房子里,一团团的温暖在屋中漂浮,灯泡发出昏暗的光,那是23岁的姑娘刘伟魂牵梦绕的家。
(注:文中引号引用部分均出自刘伟留下的日记和采访谈话)


刘伟,23岁,河北省石家庄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06-3班学生,河北省威县固献乡刘河北寨村人,1986年农历九月十四生,2009年1月23日跳水自杀。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京津两地就业调查

本刊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天津财经大学各发放了25份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同学进行了采访,对象为两所学校的金融系本科毕业生。问题包括就业现状、定位与期待、就业压力、困难原因、学校服务质量等。
从结果看,危机之下,作为总体上实力有所差距的两校毕业生,既在求职过程和结果上呈现出了差异,也勾勒出就业形势的整体特点与趋势。
实习记者 唐跃 发自北京
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二年级的同学们,他们一年后也将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

“稳定压倒一切”
早在去年10月,钟兆甫就把工作定了下来。大三暑假时,他曾在建行的深圳分行实习,后来顺利拿到了offer。他本是想考研的,但眼看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考研的人一下子多了起来,外企的形势更是不好,“综合考虑了一下,就签了”。
钟兆甫就读的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专业在国内名列前茅。根据往年经验,即使是本科毕业生,也都是知名基金公司、外资银行,或者四大国有银行的宠儿。今年,面对金融危机,名校高材生们也不能幸免。据了解,到目前为止本科生里还没有人去基金公司,外资银行基本上停止了招聘,往年“保底”的“四大”不仅招的人少了,性价比也低,工作辛苦,钱却越来越少。 外企“沦陷”了,进军国有银行的竞争空前激烈。“往年一个班至少有3、4个留在各大行总行的,到现在我们班一个还没有,全年级也没几个。”钟兆甫的同学黄山说。除了北京生源比较容易签到北京分行,大部分都是珠海分行、辽宁分行……还有地方商业银行。他说,要是往年,总行分行考试有冲突时,还可能去考总行试试看,今年大家都不去冒这个险。
在天津财经大学金融系,国有商业银行同样成为多数毕业生的首选。“以前我们可能还会考虑摩托罗拉之类,但现在大家都还是想找个国有银行,哪怕开始拿的不多,但毕竟福利不错,也不用担心说裁员就裁员。”在天财毕业生郝志雅看来,滨海新区的外企也不再像过去一样受到毕业生的追捧,白领的光环逐渐散去。
危机之下,“稳定压倒一切”。在回答“进行职业选择的时候,你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是什么?”这一问题时,有60%的人大金融系学生选择了“职业稳定”,超过了“经济收入”、“成长空间”等选项,排在第一位,在天津财经大学,这个比例为64%,同样位居榜首。
就业食物链
在参与调查的人大学生中,已经有80%拿到了offer,在天财,这个数字只有36%。在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的师兄师姐大都已经有了着落。虽然学校在全国没有什么名气,但该校金融专业在当地的竞争力仅次于南开大学。 此时,国有大行的天津分行和本地的商业银行基本已经完成了今年的招聘。“再想进本地银行就难了,小城市的只能选择回家。” 天津财经大学的汪毅说,“或者去信用卡中心,那待遇可就差远了,往年大专生都能去,今年都要本科,而往年我们能去的,现在都只要研究生了。” 如果说学历贬值已成为一种趋势,金融危机则充当了加速器。 事实上,从地域来看,京津地区遭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是相对较弱的,日前公布的广东省就业现状显示,33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中,仍有30万没有找到工作,就业率不足10%。当钟兆甫离开北京来到建行的深圳分行,可能意味着一个当地本来可以留在行里的毕业生到了信用卡中心,而准备将信用卡中心offer放在兜里的人,只好去寻觅另外一份也许更不济的工作。
就这样,重点名校大鱼吃掉非重点小鱼,非重点的小鱼再吃掉更小些的虾米,学校地位、专业影响、家庭背景等等因素综合而成一条就业食物链,越是处于末端,就越危险。
从学校来看,人大毕业生优势明显,天财在当地也有相当的竞争力,他们尚且遭遇如此挑战,相对弱势高校的学生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湖北经济学院的贾晓培讲述自己的求职故事时说道:“很多单位清清楚楚地写着只要‘211’学校的学生,那像我们这些没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有什么用呢?”
危机之外
实际上,“关系户”是这条食物链上最为生猛和最具破坏性的大鲶鱼。在两校学生中,有平均66%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认为用人单位选拔存在不公。其中天财84%的比例远远高于人大的48%。对于一些顶尖公司的抢手职位,光靠关系没有实力是不行的,而级别稍低的职位,运作的空间往往更大。 人民大学的李同学对“关系”似乎有更丰富的理解。‘关系’难道不是一种能力么?这就是社会现实,我们必须接受。”来自黑龙江的她,通过一轮轮笔试和面试,最终签约哈尔滨银行,对于那些凭关系的人,她觉得“很正常”,“因为关系也是一种综合实力。” 在回答“你认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可选两项)一题时,两校学生中,只有24%选择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部分将矛头对准了自己,58%的学生认为是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所限,42%认为自己的期望太高。 如果说大家对于学校提供的招聘信息还算满意的话,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则显得不尽如人意。天津财大的郝志雅说,学校开了相关的选修课,但她都没有去上。“都是一些学校的老师来讲,他们能真正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么?不如找几个HR来。”
人大的黄山也认为讲座没针对性,意义不大。“还是学院和企业搞一些合作,或者多一些推荐名额来得实在。”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听听HR怎么说
求职最想见又最怕见的,当然是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谓HR (Human Resource),这个冬天,感到寒冷的不只是四处求职的大学生们,HR的日子也不好过

本刊记者 薛芳 实习记者 任明远
发自北京

尴尬的过场
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张萌,所在公司在北京大兴区,是一家著名的IT公司,尽管家离上班的地方比较远,张萌还是干得挺带劲儿的。张萌在这家公司工作了4年,老板是美籍华人,效益好的时候公司发年终奖,张萌税后还能有两万块钱。
去年9月份,华尔街得了“伤寒”,经济危机的风刮到中国后,他所在的公司好像也传染了“咳嗽”,人力资源部门不停地开会,研究裁员,讨论如何补偿被裁的员工。
开会,吃散伙饭,去招聘会,张萌的生活似乎成了一枚硬币。一边是被裁的同事对公司的失望和对未来的茫然;一边是招聘会上熙熙攘攘的非常年轻的面孔把简历交到他手里时,对未来的无限渴望。
经济形势不好,公司在裁员,那为什么还要去招聘会呢?单位的领导是如此告诉张萌的,公司也是不得已,为了照顾政策,企业必须要去参加招聘会,至于每次从会场拿回来的那叠厚厚的简历里面,多少学生能真正得到机会,上岗工作,似乎没多少人在意。
与张萌同样尴尬的,是北京一家知名的房地产公司的人力资源经理林奇,工作了5年的他,站在求职学生面前觉得非常别扭心虚,因为他手中没有一个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名额,却要按照集团既定的流程走“过场”,在北京多所高校进行宣讲与招聘。
北京一家设计公司的校园招聘工作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今年的真实情况是要裁员20%到30%,但是由于新员工的月薪仅在1500到3000元,而有工作经验的员工月薪要达到3000元到5000元,所以老板愿意通过校园招聘“换血”,达到减少企业成本的目的。
索性取消招聘计划
更多的企业,连过场都懒得走了,直接削减或者取消校园招聘计划。
阿迪达斯的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校园招聘人数由去年的十几个变成了6-8个,2008年他们也只在北大、复旦和上海交大做了校园宣讲。
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的则比比皆是:家乐福(中国) 取消全国校园招聘;立白集团取消全国校园招聘;比亚迪全面取消校园招聘计划;阿克苏诺贝尔中国研发中心取消校园招聘会;北京合众人寿取消校园招聘会;SAP(中国) 取消校园招聘计划;碧桂园有限公司不实行校园招聘计划……
数字显示:2009年,吉林大学共有毕业生15429人,其中博士生1407人、硕士生4579人、本科生9170人、高职生273人。截至去年12月初,全校应届毕业生签约率还不到40%。
金融危机对吉大就业工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校园招聘单位总量减少约20%;受金融危机直接影响的银行、证券公司等基本都没有用人计划;劳动密集型、成本控制型、出口贸易和代工类企业需求减少明显;汽车、机械、电子为主体的制造企业也都在削减用人计划。
从到吉大招聘的企业所在地域看,截止到去年12月末,珠三角地区企业校园招聘减少最多,较上年减少了36.2%;长三角地区单位数量较上年减少24%。所幸东北地区企业校园招聘数量还与往年持平,该校每年33.96%的毕业生在东三省就业,其中吉林省占了23.71%。
有消息称,就业的重灾区不在北方而在南方,去年下半年,经济危机引发了珠三角和长三角外贸企业的倒闭潮。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截至2009年3月1日,广东全省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有8.45%,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
留不住人的困惑
春节结束,李飞的生活就变得异常忙碌,他是国内一家大型医药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电脑桌面的文档上,有一个他的出差记录,近一个月来,广州、厦门、兰州、西安……他在每一个城市呆的时间都不太长,3到5天,这次来北京,也是如此。
虽然时下经济不景气,但医药行业是永远的朝阳行业,做人力资源工作的李飞按理来说应该是香饽饽,但他没享受到这份尊崇,因为领导要他到重点院校去招生。
李飞选择了北京理工大学招待所住宿,这个大学距离北大、人大和清华的距离都比较近,而他这次招聘也是想在这几所学校招聘到合适的学生。晚上6点,李飞约了两位同学面试,一位是人大经管学院的男研究生,一位是北大的本科女生。
第一位来的同学是人大的研究生,他的薪水要求是5000元,有过在众多大企业实习的经历,经管学院的这位同学先咨询李飞,“年轻人去了,在这家企业是否有长远发展的可能?”李飞一一详细解答。他稍微不满意的是李飞的企业是在江苏省的一个二级城市。李飞告诉他,公司会照顾到一些引进的高级人才,派驻他们到一些一线城市,如南京、上海等。
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沟通,李飞打算带这位同学去看看他们公司设在昌平的科技园区。结果,这位同学告诉李飞,他还有两个选择,他要慎重考虑一下。考虑清楚了,会第一时间告诉李飞。
研究生走后没多久,北大的本科生就来了,李飞简单地问了问她的实习经历。女孩告诉李飞,自己是兰州人,对工作地点的要求是跟着男朋友一起走,男朋友是在清华学机械制造的。
已经做了4年人力资源工作的李飞,非常善于设身处地的为应聘者着想,他告诉女孩子,他后天就去清华招聘,让女孩子叫上他男朋友,同时带一份简历,他们会慎重考虑的。李飞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们的企业也有一些大型设备,会考虑为一些特殊情况设置特殊岗位。
送走了女生,已经到了9点。还没吃晚餐的李飞说起了自己的苦恼,自己所在的医药企业效益不错,在招聘这块,领导自然而然就把目光放在了国家重点院校上。但重点院校的学生都有好几个选择,对就业地域上的一些要求,使得他的招聘工作进展得挺不顺利的。
去年如此,今年亦是如此,都说经济形势不好,大学生就业也不好,但李飞还是没有感觉到。
热门行业中的大企业招人尚且如此不易,小企业更是为难。中小企业的HR们也有苦衷。
王小苏是一家纺织行业网站的老板,她的企业除了技术人员是永稳定的,销售人员和编辑人员面孔常新,她的公司没有人力资源经理,所有的招聘工作,都由她来完成。
她的公司需要招聘大量的销售人员,待遇也就是一般销售的水平。她不看重学历,也不看重工作经验,要求能吃苦。但一年一年下来,她这里似乎成了一个培训基地,不能吃苦的早早就走了,能吃苦的做一段时间也就跳槽了。新的劳动合同法颁布后,王小苏就更苦恼了。
她说自己渴望人才,但是,人才啊,“如何能够把你们留住,我不知道。”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危机中的美国大学生

曾经乏人问津的军人职业,现在炙热抢手,令军方喜出望外

本刊记者 王大骐
谁将带领美国步入更美好的未来

Jason Wenning,一位21岁的医科在读大学生,正躺在沙滩上,手里拎着冰啤酒,迎着正午刺眼的阳光撅着嘴微笑。
“还有比这更好的生活吗?”他说道,接着灌下一大口酒。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这里是美国佛罗里达州巴拿马城的海滩,举目望去,Wenning周围充斥着一群群身穿比基尼、沙滩裤,晒着古铜色肌肤的年轻人。数以千计的大学生正享受着这每年3月为期一周的春假(Spring Break)。
这相当于一个仪式,一方面象征着冬天的结束,也更意味着连续7天的狂欢。喝不完的酒,偶尔脱去上衣的女孩,酒后的出格行为,严阵以待的警察……青春的荷尔蒙在这里尽情地挥发着,才刚过中午,空瘪的啤酒罐已经布满了白色的沙滩。
乍一看,2009年的春假似乎与往年并无不同,音乐电视频道(MTV)在沙滩上搭建起了一座舞台,最火的说唱歌手正在赞美着金钱和权力。远处如火如荼的是La Vela,美国最大的迪厅,一共有11个不同风格的舞池,48个独立酒吧,可以同时容纳6000人。酒店的阳台上站满了光着膀子、大呼小叫的年轻人,像极了电视剧《越狱》里监狱暴动的情景。
可在这醉生梦死的背后,却藏着冰冷残酷的现实。
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正变得前所未有的严峻,几乎每4人里就有一个找不到工作。有220万不到30岁的年轻人在经济萧条后失去了工作,很显然, 这些生于1977-1998之间、被称为Y时代的年轻人正面临着远比他们父母那代人悲观的就业环境。Wenning也坦承这阳光底下的忧虑,“我们其实很担忧,甚至有些恐惧。”他略带沮丧地说, 接着话锋一转,“不过至少这个星期可以什么都不想。”
巴拿马城只是众多年轻人的消遣圣地之一,在3月的这个特定星期里,稍远的墨西哥和巴哈马的海滨度假村里也充斥着美国年轻人的身影.
他们中不乏无忧无虑者,“我并不担心,我只是来享受这美好的天气。”正在彼兹堡大学就读的Shannon Laratonda说。她是典型美国中产阶级的后代,也是所谓“啃老族”的代表,因为家境殷实,经济危机对她影响并不大,同时也不用担心日益高昂的学费,而日后的工作更是能通过父母广阔的社会人脉来安排。
可是大部分的学生却没那么幸运。就业的压力与日俱增,上大学的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
美国大学的学费在过去的5年里已经不知不觉增长了4成,有近乎6成学生在毕业后依然承担着平均1.9万美元的学费债务。而在过去9年里,200万学生因为无法缴付学费而放弃了大学教育的机会,美国政府正为此感到深深的忧虑。就连在2007年就业率达到92%的法律学院毕业生,也在2009年遇到了麻烦,除了毕业后需要背负平均7.3万元的学费债务外,那些往日能提供16万美元年薪的大律师事务所,也已停止或者减少了招人名额。
工作在哪里
Jae Baetan是密歇根大学二年级学生,父亲是名股票经纪,家里光游艇就有两艘。可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却使得他家的资产缩水了将近四分之三。曾经衣食无忧的他也不得不开始在餐馆当服务员,并且积极主动地寻求对于未来就业的帮助。
Jae每个星期都会来到学校自设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心(career center),参加那里开设的职业生涯发展课。授课的通常是受过专门培训的高年级同学,内容一般为教育学生如何写简历、如何寻找工作机会、如何应对面试等,并时不时会有杰出的校友回校分享成功的经验。
除了做一个有心人,接受定期的就职培训,积极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也十分重要。Jae在第一年就加入了学校的爵士乐团,担任首席萨克斯风手,同时他还是滑雪俱乐部的资深会员,这都对他建立人际关系网有很大的帮助,再加上是名校,所以自然日后校友发展的潜力不弱。
学生会举办的学术讲座也少不了他的身影,那里经常会邀请社会上的有关人士向学生传授实践经验,学生们可借此收集就业信息,甚至谋得夏天实习的机会。主修社会学的Jae正在努力寻找一份夏天在政府部门实习的机会。
麻省理工大学每年春季的招聘会通常都是用人单位排着队来找毕业生,可今年却明显冷清了许多。据统计,职位的提供数量有15%的下降,就连夏天的实习机会和起始工资也在缩减,麻省理工大学的雇佣关系部主任Melanie Parker介绍。
国内就业市场如此疲软的情况之下,许多美国大学生选择了远渡重洋,到海外谋取工作。由前总统肯尼迪一手创立的和平队志愿者机构今年报名人数增加了16%,而加拿大的CUSO志愿者机构也收到了两倍于2007年的美国大学生申请。
Stacey Hollis——来自华纳威尔森大学的毕业生,正在积极申请和平队的海外志愿者项目,她认为借此可以与其他和平队队员之间建立人际关系,并且能向未来的雇主证明自己有更远大的人生目标。更重要的是,类似的经验会让自己在择业期间更胜一筹。
与此同时,去发展中国家教英语的工作也呈上升趋势。位于芝加哥的TESL培训中心,教师培训人数在过去的6个月里猛增5成。尽管经济危机对各行各业都有深远影响,可是发展中国家却依然孜孜不倦地“砸钱在外教身上,”语言中心发言人Bruce Jones说。
恨死找工作
厌倦了日复一日的发放简历,跨越半个城市甚至国家去参加毫无希望的面试的人儿,索性选择逆流而上,自己在家创业。
24岁的Alex Andon正是这样的典型。Alex毕业于杜克大学的生物工程系,去年5月便被公司炒了鱿鱼,接着是连续几个月的苦苦求职,无任何回音。愤怒之余,他把注意力转向了神奇的海洋动物——水母。
Alex住的公寓有6个室友,去年9月他开始在自己的房间里建造专门负责装水母的观赏型水族箱,并同时研究如何让这样脆弱的生物在封闭环境中长期生存。到目前为止,他已售出3个水族箱,其中一个卖给餐馆的价值2.5万美元。除此之外,他还着手开发自己的个人商业网站,顾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购买家庭版价值350元的小型水族箱。
“我总是被它们蛰到,”Alex说,并调皮地坐在拥挤不堪的住所兼办公室里,一眼望去,地上和桌上堆满了研究水母习性的设备,“但无论如何这都比找工作强,我恨死找工作了。”
当下的美国,有相当大部分的失业人员开始厌倦残酷的就业市场,投入到创业者的行列。对于这群人来说,经济上的萧条反而酝酿了发明创造的土壤。而当我们回望美国历史,这并不是头一回。个人电脑、罐头食品,甚至现在的网络巨头谷歌,都是经济衰退时期的发明产物。
旧金山大学创业项目负责人Mark V. Cannice把这样的行为称之为“强迫创业”。他说,“如果大公司的倒闭能带来丝毫好处的话,就是释放了大量的创业想法和人才,科学家、工程师、商业人士现在都开始自觅市场。”
巴拿马城沙滩上的大学生们,依旧以“活在当下”为信条纵酒狂欢着,可是距离不远的征兵处却悄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2月份全美的招兵人数已超过了原先的预定计划,达到了战后历史的新高。无数热血的年轻人将被送往阿富汗的反恐前线以及美国布署在世界各个角落的军事基地,曾经乏人问津的职业现在变得炙热抢手,喜出望外的军方称其为一次巨大的成功。
陈述炉 刚上岗就下岗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学院传播学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去年6月份毕业之后,经同学介绍,我在南方电视台帮忙做后期剪辑。电视台不容易进,没签合同,算是一名劳务工吧。每月拿1000元工资。过年从大年三十开始放了5天假,年后上了一个星期班,大概2月15日左右,突然就被“裁”了。
虽然很突然,但也只是失望了一下,就又开始找工作了。2008年的毕业生可以说是“生不逢时”,这一届的毕业生有一毕业就找到工作的,不幸的是,有可能会被年底的“金融风暴”卷袭,刚上岗就下岗。
招聘会我没去过,都是在网上投简历。据说乱投30次会有一个面试的机会,我乱投估计近900个吧,有回复的最多20个。
最近接了一份兼职,在网上做新闻采编,月收入300。现在的心情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急”。每天都很急。(陈小瑾)


刘新伟 课程安排不合理
广东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因为高考失败,又“服从分配”,就到了这个专业。这个专业到了大四才分专业方向,十几门专业课,之前大二大三的时候就挺闲的。别人大四基本都是没课的了,而我们是大四没空。
招聘会,我基本都去了,但因为排队的人实在太多,投一份简历起码要排一两个钟,所以一般一场就投两三份左右,有几场还没投到一份。
其实很多同学都是闲着的,也没怎么准备找工作,好些是等着家人帮忙,工作实在难找,只能家人一起找了。而且对于我们化工专业,对口的有好些污染比较大,对人体有害,同学们不愿去。(陈小瑾)


小慕 飞掉小公司“泄恨”
广东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我们学校的这个专业一直是就业率最高的,但是今年3月初真正签了约的也就19%左右,而去年都有过半。
《南方周末》市场推广部是我收到的第一个电话面试。那天下午在图书馆看杂志,昏昏欲睡中突然就接到了电话,然而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投过太多的简历(加上网申应该也有投近100份简历了)我已经记不起这份工作是做什么的。我乱七八糟的回答换来了电话另一头面试官的一声叹息,结果可想而知。
常常面临的一种情况是,我想要去的公司看不上我,想要我的公司我却看不上,在经历残酷现实的洗礼后,有段时间我曾自暴自弃。用各种各样荒唐或不荒唐的理由拒绝那些不想去的小公司,就像泄恨一样,只是我没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快乐。
突然想起在某个名人的博客上看过一句话,“这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但显然,他的优秀,只是传统教育定义的优秀,而不是就业市场呼唤的优秀。”我想我就是这样的。妈妈每晚打电话总是劝我说先就业后择业吧,好吧,这一次我不固执了,我听妈妈的话。(李敏)



小白 祈祷别再搞乙肝歧视
广东外语外贸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我是去年11月份开始找工作的,至于跑了多少场招聘会?多到我都忘记了,简历就更不用说了。跑了那么多的招聘会,最大的感受是:人好多,手机都没信号了,简历投出去了就像泥牛入海。
对于我来讲,最希望的是企业不要搞乙肝歧视,我身边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同学因为这个最后被公司筛掉。
我接触的公司里,仅接收小三阳但要看肝功能或DNA的公司更多达上百家,而要求体检但不在意HBSAG是否阳性的公司还没有。曾面试过一个单位,我的表现还是可以的,到最后,单位让我去体检,但现在为止没收到通知。
我一直很想做行政方面的工作,听说公务员不会因为体检而筛人。(李敏)


马峰明 传说中的“霸王面”
广东外语外贸学院电子商务专业 本科(Protiviti甫瀚咨询)

我总共收到了Protiviti甫瀚咨询、广州移动、普华永道3家公司的offer。我是很幸运的,但我觉得每一个求职失败的同学除了运气差之外,肯定会存在自身的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往往比较集中或者相同。
我属于笨鸟先飞,在大学几年里面认真积累,没有荒废时光。在大二上学期的时候已经着手职业规划,认真撰写自己的简历,然后把它交给我们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修改,大二的寒假就第一次参加了实习。
我也曾跟随求职大军浩浩荡荡地去跑招聘会,人太多了。在暨南大学的银行专场招聘会上,我和几位同学排队超过5个小时,换来的只是30秒的自我介绍。很气愤,但是大环境如此,这是我们不可改变的。
我就是传说中的“霸王面”,在面试强生中国的销售管理培训生项目时,我笔试没有通过,但第一轮面试我还是执意去了,当时有100多个人被通知参加第一轮面试,有几个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去参加面试,这就给了我“霸王面”的机会,还闯到了最后一轮面试。其实,招聘是一个双向对等的过程,我们面试的时候总觉得是企业在挑选我们,其实我们也在挑选企业的。虽然现在市场上,企业占主动位置,但是我们心理上不能这样,要显得自信一点。(李敏)


熊杰 “内部消息”害死人
成都理工大学市场营销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去年,当校园招聘火热启动时,我没去参加,当时我自信会有内部人员把我弄进父母所在的“国企”去。今年1月,我参加了父母所在国企的招聘会,据说往年都是内部人员在参加,但当我早上7点钟来到招聘现场的时候,发现就像电视上演的其他招聘会一样,人山人海,一下子就傻眼了。
面试官一句话结束了我漫长的等待:“专业不对口,你的问题很特殊,我们下来再考虑。”看着他在我简历上做了个符号,看着旁边一排的研究生,我知道,梦醒了。
“内部”没了消息,我也没了方向。后来,我硬着头皮参加了几场招聘会,其中包括本市所谓有史以来最大的毕业生双选会,人多得啊,根本没办法在一个地方站稳一分钟。
招聘会过后,我本来有个机会,签还是不签,正当犹豫之时,“内部”又有消息,结果又是一个害死人的假消息。(唐跃)


冯晓凯 人生路为何越走越窄
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 本科(工作未定)

介绍自己时,别人最多的反应是:政法大学还有中文系?学的不是学校主流的专业,中学学的又是日语。这些特殊条件汇聚起来,再看那些招聘信息,一个个就业门槛迎面而来:英语六级、北京生源、党员、研究生以上学历……
学校的地理位置也真让人郁闷,4年前第一次来到京郊昌平校区时真没想到这会给找工作带来这么多不方便:实习的时候住在学校,每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却变成了朝五晚九,回去也没什么力气了,倒头就睡。
大三的寒假,看着天还没亮就起床去上班的妈妈,心里很不是滋味:20多岁了,还每月向家里要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于是那时开始就放弃了考研的打算,想找一份工作,就算不能改善爸妈的生活,至少也要养活自己,不再做家里的负担。
半年多来,投了不知道多少份简历,很少有回音。有段时间看《潘晓讨论》,自己也忍不住想附和那个年代说一句,“人生的路为何越走越窄?”不过现在还是习惯从自己找原因,因为从小到大一直很坚持一句话:如果我抱怨,如果我难过,只能证明我做得还不够好。(唐跃)



小A 坚定地走公务员之路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赤柱ㄨ尛依晨被小贼们打劫赤柱币17元.


某警校大四男生(工作未定)

我是一名警校的本科大学生,快毕业了,高中同学看见我都问毕业分配到哪里,这让我非常尴尬,因为我们根本不分配,跟普通大学生一样要自己找工作。而跟普通大学不同的是,从大一入校开始老师就灌输的是公务员思想,从大三就开始准备考公务员,大四除了少数考研的以外,这一年就是东奔西跑四处投考,学校给我们一种感觉:不是公务员的工作就不是正式工作!
拿上学期来说,先是黑龙江省公务员,然后是国家公务员,紧接着是深圳招警和江西、上海招公务员,为了能找到一份工作,圆自己一个公务员的梦,我们学校的“公考大军”真是哪里有考试就杀向哪里。公务员考试对我们来讲不只是智慧和能力的较量,还有体力和财力的考验,拥挤难熬的火车、陌生的环境、干瘪的钱包、糟糕的旅店、缺失的睡眠、疲惫的身体,每一次考完都有一种被耗尽的感觉。
一路走到现在,虽然看不清自己的未来,虽然身心已经疲惫,但我依然要把我的公务员之路坚定地走下去……最后祝最近考山东、江苏的战友们考试顺利!(唐跃)


贾晓培 冒着生命危险参加招聘会
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我高考考得不理想,为了增加求职砝码,大学期间,我很努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年年获得奖学金,还自学通过了金融专业英语和银行人员从业资格认证的考试,我还辅修了会计学的双学位。
当我信心满满地加入求职大军时,发现事情并不是像我想象的那样简单。过年后,我几乎每周都去参加大型招聘会,每次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的,因为人实在太多了,挤都挤不动,如果摔倒了,很可能会出现踩踏事件。很多单位清清楚楚地写着只要“211”学校的学生,或者只招男性或已婚女性。
现在,我已经在求职的道路上艰辛地走了整整半年,信心被一点一点地磨没,意志也逐渐地消沉。父母花了几乎半生的心血培育我们,但却是现在这样的结果,我觉得很惭愧。我真的不知道,那些曾经的努力是不是都白费了,如果是这样,像我们这些没有上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有什么用呢?(唐跃)


刘亦然 大二就定下职业方向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与区域管理系 本科
(麦肯锡公司北京分公司 商业分析员)

真正切身体会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是在2008年暑期实习招聘的时候,当时被几个之前瞄准的公司无情地拒之门外,不得已赶紧调整找实习和全职工作的策略。
暑假整整3个月完全没有休息,白天实习、晚上“充电”,加深对行业和公司的了解、狂补面试的各种技巧,连走路、买东西的时候都在想商业模型,整个精神相当亢奋,近乎癫狂。暑假刚结束的时候拿到壳牌中国公司在中国通过Gourami商业挑战赛发的唯一的一个offer,算是有了饭碗,心里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一周以后,历经6轮异常艰难的面试,终于突出重围拿到咨询行业的旗舰麦肯锡公司的offer,成功把“理想”和“饭碗”结合了起来,整个求职过程尘埃落定。
我的求职之路也许从大二笃定要做咨询行业时就开始了,我一直坚信求职不仅仅是一两周的简历投递和面试,而是长期提高素质、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的过程。漫长而艰辛的求职经历总结起来却是再简单不过的两句话。第一句,机会无论在如何差的大环境下都是有的,但是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第二句,坚持就是胜利,保持一颗平常心、提高自己的实力才是硬道理。(任明远)


杨莹 不会被迫回美国读博吧
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硕士(工作未定)

2006年来到美国的时候我本来要读博士,中途因为导师的原因改了计划,打算2008年拿个硕士,在美国找个公司干个三五年,然后回国进咨询公司。可惜,对职业的规划赶不上社会的变化,正当我硕士论文几近大功告成的时候,金融危机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到了我的头上。
我学的专业,工业工程,国内也只不过刚刚起步,除了一些外企重视,大部分国企民企既不重视也不规范。论需求,急缺的是那些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专家,而不是我这种只是有点实习经验的留美的海归。
不过,我想在国内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还是要大些。带着在国内找到满意工作和与男朋友团聚的美好愿望,我回来了。我给自己的出路排序,美国工作第一,中国工作第二,继续在美国念PhD第三,现在我第一条路尝试之后已经放弃了,第二条路还在努力探索中,如果真的是死胡同一条,我也只能再次踏上出国的征途。(任明远)


张 瑾 没享受“奥运红利”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学 硕士(工作未定)

我,北京人,工作了一年多才考的研究生。想到2008年的奥运会将在家门口举办,我特希望能参与一下,不论以什么形式。
这种朴素的想法引领我加入奥运实习生行列。实习生要求赛前一年到岗,全日制工作。我的岗位名称是场馆运行中心主管,奥运期间尽管体力几近透支,但繁华落尽,我依然难忘绚烂的焰火,庆幸亲历奥运。
可世间没有不散的宴席,生活总要继续。从奥运结束回校,我就一直身背论文、求职两座大山,本来期待通过这份奥运实习在人脉方面有所收获,甚至有可能的话直接搞定就业问题。不过随着经济形势的由晴转阴,残奥结束很久,有些奥组委的正式员工都还没找到出路,更别提我一实习生了。
现在工作不好找,我这种没关系、没底牌的,唯一期待的就4个字——公正公平。(任明远)


李晴 外企转国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本科
(某垄断国企)

我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英语比较有优势,所以一开始就决定主攻外企。
面试的第一家是德国的公司,之后,我又面试了一家美国的公司。同时,一家韩国的公司我也顺利拿到了offer。谁知道金融危机把我弄个措手不及——德国和美国的两个五百强全都选择了暂停招聘,韩国的那个公司虽然没有宣布取消录用,但也不保险,让人提心吊胆。当时的我真的要崩溃了。
后来我坚持多听宣讲会、多跑招聘会、多投简历,同时也逐渐转变了方向,开始攻国企。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现在找到了一份爸爸妈妈放心的工作。现在想想,外企并不是想象的那样光鲜,要承受更多的风险和压力,白领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唐跃)


蒋理 悔不当初
天津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商贸专业 本科(工作未定)
2008年的初夏,还在天天傻乐的我们并不知道,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人生将会被引入就业这一如此无垠的荒漠。
5月底,我悠哉游哉选择了一个人的毕业纪念旅行。一晃就到了9月, 我在家听父母的安排,备战公务员,一个多月的时光,在300多人挤一个位置的考试中艰难杀出重围。第二轮,再没那么幸运,2分之差落败。再次挤入人才市场,保险公司正式员工、教育咨询公司职员的机会纷纷到来,自视不低的我,总觉得屈才。几次失败,打击了我的自尊和自信,一念之差,又放弃了家里给找的好单位的“临时职位”。
悔不当初!(唐跃)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赤柱ㄨ尛依晨 发表于 2009-4-10 11: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赤柱ㄨ尛依晨 于 2009-4-10 11:27 编辑

问卷调查结果


在你进行职业选择时,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是?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职业稳定 60% 64%

经济收入 44% 48%

发展空间大 48% 36%

能学到w东西 32% 28%

先有活干,解决生存问题 12% 20%

体面 4% 0%


你可以接收的月薪是?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零月薪 0% 0%

1000元以下 0% 0%

1001-2000元 0% 40%

2001-3000元 12% 40%

3001-4000元 24% 16%

4001-5000元 40% 4%

5000元以上 24% 0%

注:根据官方统计,北京市2008年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4715元,天津为31200元


你是否愿意到西部或乡镇基层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愿意 8% 20%

不愿意 56% 32%

可以考虑 36% 48%


父母、亲友对你的职业期待是否给你造成压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造成很大压力 4% 4%

造成一些压力 52% 56%

基本上没有造成压力 36% 32%

完全没有造成任何压力 8% 8%


请判断:用人单位选拔不公,使我很难找到工作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非常符合 8% 20%

比较符合 16% 28%

一般符合 24% 36%

比较不符合 36% 12%

非常不符合 16% 4%


学校提供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质量如何 中国人民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很有用 0% 8%

比较有用 24% 8%

作用有限 52% 52%

形式主义,毫无用处 24% 32%


问卷设计:杨潇、唐跃、任明远 调查汇总分析:唐跃

(特别感谢刘惠宇、郝志雅、富婷姝对本文提供的大力帮助)
点评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赤柱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赤柱情谊永恒 ( 皖ICP备13007072号-8 )

GMT+8, 2024-12-22 19:0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